
?點擊報名
近期,在社交平臺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:#有哪些職場黑話是你煩得要死的?#話題下羅列了很多黑話,例如:
賽道、底層邏輯、賦能、負增長、負激勵、對齊顆粒度、拉齊……
網友銳評:大早上在工位看到這些“職場黑話”,感覺已經上了十個小時的班了。
一、職場人那些讓人頭痛的黑話
小白:職場中最消耗人的,是無效溝通
相信不少人都看到過網上的一些段子,例如:員工詢問領導,下午幾點開會,領導:要開;員工問領導:方案選A還是選B,領導回復:好的。
上班前我一直覺得這是段子,工作之后,才明白什么叫:藝術來源于生活。
有問題請示領導的時候,領導含糊其辭,遇到這種領導,感覺怎么選都是自己的錯。
這種事事有回應,但是回應得完全跟問題無關,真的讓人好抓狂,有時候,溝通的成本大到自己寧愿被曲解。

momo:希望多一些簡單直白的溝通
剛進入職場的時候,我真的很討厭那些所謂的黑話。
在我還是新人的時候,跨部門開會的時候,一位從大廠出來的同事問我這件事的底層邏輯是什么?我當場震驚了,這不是領導交給我們的活兒嗎?為什么要詢問底層邏輯。
工作了三年之后,慢慢也了解和學會破譯了不少的“黑話”,例如:對齊顆粒度就是同步那些誰也搞不懂的細節;拉通≈職場甩鍋啟動鍵、什么地方都能用的賦能,其實就是自己沒有資源,自己想辦法搞定。
為了工作,雖然了解了不少的黑話,但是內心仍然希望能多一些更加直白簡單的溝通方式。
二、在職場,好好說話其實很簡單
1.表達清晰的信息
電影《年會不能停》中的臺詞:“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到關鍵的問題、情況具體什么樣還要看具體的情況”,乍一看還會忍俊不禁,但是細看卻覺得很荒誕。
這就是網上所說的:“聽君一席話,如聽一席話”,如果大家都用這種態度進行溝通,問題會一直存在,根本得不到解決。
在我們的日常溝通中,表達清晰即可,說話的語速可以稍微慢一點,理清邏輯然后再講,平緩的,自信的與他人溝通。

2.表達完整的信息
工作中,我們可能常常收到這樣的信息:領導說方案不行,卻不說清楚哪里要改;同事發了一句“在嗎”就沒有下文了,只能對著對話框干著急;跨部門協作的時候,對方只說有困難卻不說具體原因,項目推進變慢……
說話只說一半,可能有人是想要用這種話只說半句的形式來當作免責金牌,也可能是有人故作高深,但這樣的溝通方式,并不利于工作的推進。
直接說出問題的關鍵、給出工作的具體方向,適當地追問,工作的效率會更高。
3.避免負面情緒影響
我們或許常常可以見到這種場景:兩個人因為工作吵得不歡而散,情緒越激動,溝通就愈不順暢。
很多時候,我們都覺得,是因為觀點的不同,導致溝通爭鋒相對,其實更多時候,個人的負面情緒,才是影響“好好說話”的根本原因。
工作中跟他人產生分歧的時候,先別急著去說服對方,先冷靜下來,想想對話的目的是為了什么,想要實現以上的目的,應該怎樣做。

工作中,在理性范圍內的討論,只要有合理的切入點就很好溝通,然而對于個人,一旦情緒失控,就很難在溝通中達成一致了,情緒穩了,溝通也就順了。
結語:
職場中很多低效的溝通,往往就是源于不好好說話。
拋開那些不必要的套路,回歸真誠溝通的本質,用清晰直接的表達傳遞信息,不僅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還能減少誤解,讓團隊協作更加流暢。
希望大家都不用受無效溝通的困擾,高效完成工作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