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語文答題技巧總結篇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5-10-07】
作為王村鎮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的一員,我很榮幸就李老師執教的《尊嚴》這一節課與在座的各位老師做觀課報告。我觀課的角度在與“教”,在于李老師在她一節課的教學中是否落實了教學目標,是否達到了生本高效。
要實現生本高效的語文課堂,就要打破現有的教學常規模式,首先就做到“先學后教,以學定教”。李老師的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。
課前李老師安排了學生自主學習,李老師對預習卡進行了如下設計: 1、這篇課文我讀了幾遍,達到了什么要求;2我學會的生字;3、我積累和理解的詞語;4、課文主要內容; 5、在預習過程中我搜集到這些資料;6、我困惑的問題。上課之前,學生都根據自主預習卡的引導,進行了充分的預習。
從識字寫字,到朗讀概括,質疑問難。每個學生來上這堂課都是有準備的。先學后教為高效課堂做好了充分的保障。
李老師課堂教學第二步:檢查預習、鞏固預習。這一步李老師重點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。李老師基于學生預習卡上生字出錯的情況重點指導學生寫好“瘦”和“善”。在對課文內容的檢查這一環節中,李老師指導學生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。
(建議:根據老師指導的方法,學生再進行二次概括,對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做到有效訓練。)
李老師課堂教學第三步:構建話題,合作探究,展示交流。這一步李老師緊扣學生預習中困惑的問題,迅速梳理歸納,找準文章的切入點,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的話題“你從文中哪些句子當中感受到年輕人的尊嚴?”。話題是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生成的,更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欲望。
這一環節中,李老師指導學生自己默讀,邊讀邊思考、標畫、寫感受;又讓學生在小組之內合作探究;然后再指名全班交流。在這里李老師既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,又給予學生合作探究的機會,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。
李老師課堂教學第四步:點撥提升,學習表達方法,升華情感。新課標指出,“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、實踐性課程。”“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,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。”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:“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,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,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。
”這個環節的教學是李老師用時最長的一個環節,也可以看出是李老師這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。李老師抓住了文本的精要之處——也就是文章的第三自然段,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,進行了提升——即不僅要關注人物的語言、動作、神態可以表達內心,在閱讀和習作中還要抓住人物典型的動作、神態把人物形象寫具體。
李老師在學生的交流中利用換掉關鍵詞句比較體會,角色體驗,朗讀感悟等教學策略,讓學生體會“目光頓時灰暗了”這一典型的神態和“喉結上下動了動”這一典型的動作,對表現年輕人自尊、自愛、自強的高尚品格的不可替代的作用,讓學生體會到只有這樣寫,年輕人擁有尊嚴的人物形象才更鮮明更具體。
李老師課堂上的著力點真的是少而精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充分展現了課堂的高效性。李老師實現了由“教課文”到“教語文”的華麗轉身,把語文課上的更有語文味。
李老師課堂教學第五步:拓展學法,讀寫結合。如果說閱讀是讀者與文本和作者對話的過程,那么,寫作則是提高并錘煉自己的語言,豐富自己的內心情感的過程。只有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,我們才能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中的讀寫目標。
我們看到李老師并沒有停留在教給學生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,而是接著進行片段練習,讓學生給文章“補白”——演一演、想一想、并寫一寫杰克遜大叔又會有哪些典型的神態和動作。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,舉一反三,順向遷移。
李老師的高明之處還在與,給文章“補白”之后反問學生:為什么作者只寫了年輕人的典型神態和典型動作,卻沒有寫杰克遜大叔的呢?為什么作者寫文章的時候沒有對兩個人平均用力呢?(學生說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年輕人哈默,而不是杰克遜)李老師順勢總結:在同一篇文章中,要突出主要人物。
建議同學們在今后的閱讀和習作中關注文章的主要人物。這一步拓展和提升堪稱精妙!語文即是訓練語言的學科,學生通過學語文學會語言文字的運用,語文課也才更具語文味。
搜索教員
      
  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
                熱門文章
大家都在看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 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 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 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 - 梁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藥學
 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 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 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 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 - 朱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