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快樂比什么都重要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5-06-02】
據重慶晚報報道,13日,由重慶晚報和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、天景置業協辦的文化體驗系列活動之《名人堂》第三課——“易中天青梅煮酒論英雄”在市人民大禮堂火爆開講,吸引了3000多名讀者前來聆聽。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關于三國英雄的精彩解讀,更是一次關于教育理念的深度探討。
易中天教授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幽默的語言,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。在詳細解析了曹操、劉備、孫權等三位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歷史貢獻后,易中天特意延長了講座時間,用了整整一個小時來回答觀眾的提問,并深入討論了當前的教育問題。
教育的核心在于孩子的快樂
有觀眾提出了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問題:如何培養孩子對古典文學的熱愛?易中天教授聽后微微一笑,回答道:“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。如果孩子本身對古典文學感興趣,根本不需要刻意培養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”然而,易中天對當下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表達了不滿。
他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:有一個孩子好不容易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央求父母帶他去公園玩,但每次玩一個游樂項目,他的母親都會在一旁不停地嘮叨:“這個素材可以回去寫篇作文了。”結果,這個孩子最終選擇了放棄玩耍,因為他覺得:“我不玩總可以了吧。”
易中天教授對此深感遺憾,他認為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扼殺了孩子的興趣,也剝奪了他們應有的快樂時光。他強調:“玩就是玩,能勵出來的就不是志了。幸福和快樂遠比所謂的成功重要得多。”他呼吁家長們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,多問孩子“你快樂嗎?”“你幸福嗎?”而不是一味地追問“你成功了嗎?”或者“你能寫出一篇作文嗎?
”
軍訓不應成為形式主義
易中天教授不僅對家庭教育提出了獨到的見解,還對當前學校教育的一些現象進行了批評。他曾形容袁紹這幫人整天就是開PARTY,打電子游戲,這段話被許多人視為《品三國》的經典語錄。
在此次講座中,易中天再次引用了這一比喻,將它應用到了教育領域:“我建議高中生畢業之后,都應該到農村和部隊去鍛煉一年,而不是搞什么軍訓。現在的軍訓都成了PARTY了。”
易中天教授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觀點:“國家可以拿出一筆資金作為路費,讓學生們坐硬座火車前往偏遠地區,比如重慶酉陽這樣的地方。時間不長,就一年。這樣既能讓他們體驗生活的艱辛,也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。”他還特別強調了性別差異:“男生必須去,女生可以從寬。
因為‘貴養女、賤養男’,現在的男孩都不像男孩了。”
高考的壓力與出路
面對一位學生的抱怨,易中天教授展現了他一貫的幽默風格。這位學生表示高考讓他感到非常疲憊,易中天笑著回應:“你上了大學之后,至少有半年的寬松期。不信你觀察一下,現在大一的女生都長得胖胖的。所以還是要完成高考,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”
盡管易中天教授已經談論了許多教育問題,當有80后的讀者要求他給出一些建議時,他卻巧妙地回避了這個問題:“我女兒是70后的,所以我只了解80前的人,對80后沒有太多了解。”這句話引發了現場一陣笑聲,也顯示了易中天教授的智慧和幽默。
14日下午兩點,易中天教授還將在重慶書城進行《品三國(下)》的簽售活動。這場講座不僅讓觀眾們領略了三國文化的魅力,更引發了人們對教育現狀的深刻反思。易中天教授的觀點提醒我們,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,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和快樂感。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讓我們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,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,成為真正有擔當、有情懷的人。
通過這次講座,易中天教授不僅傳遞了他對歷史的深刻理解,更傳達了他對未來教育的深切期望。希望每一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能從中得到啟發,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、快樂的成長環境。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梁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藥學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