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密孩子的記憶特點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4-12-19】
兒童記憶的發展特點
記憶缺乏目的性
在上學前階段,兒童的記憶很難服從一個有目的的活動。他們的記憶主要是無意識的,只有對形象鮮明的對象、引起興趣的事物或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情才能記住。年幼的兒童很難將記憶作為有目的的活動,只有在5、6歲的時候才開始有意識的能力發展起來。進入小學后,受教育的影響,兒童的有意識記憶能力得到較快的發展。
記憶不精確
兒童記憶的精確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。年幼的兒童在記憶方面表現出不精確的特點,包括記憶不完整、相互混淆、歪曲事實和易受暗示等。例如,幼兒聽了一個故事,可能只記住其中一個感興趣的細節,而整個故事的情節卻記不住,或者將不同故事的情節混在一起。另外,兒童的記憶也容易受到臆想的影響,導致記憶不精確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。
記得少,忘得快
兒童的記憶范圍和記憶保持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擴大和延長。1歲左右的兒童只能記住媽媽、親人等少數事物,隨后才能逐漸認識周圍的事物。他們的記憶保持時間很短暫,例如與親人分開一個月后再相見,可能已經不認識了。幼兒園的孩子在一堂課上可以學會一首兒歌或一個故事,但很快就會忘記。
記憶方法呆板
相比成人的記憶方式,兒童的記憶方法更加呆板。成人通常通過對事物的理解,找出主要特征和內在聯系,屏棄非主要部分,進行有意義的識記。而兒童由于受到知識和經驗的限制,往往只能進行表面的機械識記。例如,成人和兒童同時遇到一個初次見面的人,成人可能會記住這個人的相貌特征,而兒童可能只會記住這個人的衣著顏色等表面特征。然而,學前兒童并不完全沒有意義識記的能力,對于他們能理解的事物,也會進行一些意義識記。
兒童記憶的發展過程
0-2歲:感性記憶的建立
0-2歲的兒童主要依靠感官來建立記憶。他們對于形象鮮明、引起興趣的事物有較好的記憶能力。例如,嬰兒可以通過媽媽的聲音和面孔來識別媽媽。在這個階段,兒童的記憶主要是無意識的,缺乏目的性。
3-6歲:意識記憶的發展
3-6歲的兒童開始發展意識記憶。他們能夠有意識地記住一些事物,并且可以運用簡單的記憶方法,如重復大人說的話來記住某件事情。這個階段的兒童對于形象鮮明、引起興趣的事物有較好的記憶能力,但對于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的記憶仍然較為困難。
7-12歲:記憶能力的進一步發展
7-12歲的兒童進入小學后,在教育的影響下,記憶能力得到較快的發展。他們開始能夠有意識地記住更多的事物,并且可以運用更復雜的記憶方法。在這個階段,兒童的記憶范圍和記憶保持的時間也逐漸擴大和延長。
13歲及以上:抽象思維的發展
13歲及以上的兒童進入青春期,他們的記憶能力進一步發展,并且開始出現抽象思維的特點。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,并且能夠運用更高級的記憶方法來提高記憶效果。
培養兒童的記憶能力
提供有意義的學習材料
為了培養兒童的記憶能力,教育者應該提供有意義的學習材料。這些材料應該與兒童的興趣和經驗相關,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。例如,通過故事、游戲、實踐活動等方式來教授知識,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記住學習內容。
運用多種記憶方法
教育者還可以通過運用多種記憶方法來幫助兒童提高記憶能力。例如,可以通過重復、聯想、編碼等方法來幫助兒童記憶。同時,教育者還應該根據兒童的年齡和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記憶方法,避免給兒童過高的記憶要求。
培養兒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
注意力和集中力是記憶的重要前提,教育者可以通過培養兒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來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。例如,可以通過游戲、繪畫、音樂等方式來培養兒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。
提供適當的復習和鞏固
復習和鞏固對于記憶的鞏固和加深理解非常重要。教育者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提供適當的復習和鞏固活動,幫助兒童鞏固已學知識,并且及時發現和糾正記憶錯誤。
培養兒童的思維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梁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藥學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