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逆反心理?孩子跟父母對著干怎么辦?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4-04-26】
青春期的逆反心理
當孩子不再愿意將心里話向父母傾訴,而是買來帶鎖的日記本,把心中的想法和情感都記錄在里面時,當孩子對于身體的某些部分給予了比以前更多的關注時,當孩子常常莫名其妙地傷感、莫名其妙地焦躁、莫名其妙地發脾氣,并且逆反心理變得越來越強時,家長應該急識到孩子進入了青春期。
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,在這種心理活動的支配下,人易于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。這種心理是人們共有的,可以說任何一個會思維的人都會有逆反心理,而在孩子的青春期,這種心理表現得比較明顯。
逆反心理的成因
青春期的孩子處于身心迅速發育的階段,大腦逐漸發育成熟并趨于健全。在這個時候,孩子的思維判斷能力、分析能力都明顯增強,他們開始尋找更多新鮮的、與眾不同的事物和想法,使他們的思維范圍變得更廣泛和豐富。
青春期孩子的思維方式已超越了童年期的正向思維,向著逆向思維、多向思維、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。尤其是自我意識的發展和成熟,使他們強烈地希望發出與他人不同的聲音,擁有與他人不同的思想。他們不再只盲從父母和老師的教導,而是開始主動思考,甚至違背父母的心意來凸顯自我。

逆反心理的特點
孩子進人青春期后,情緒上呈現出與以前不同的特點。一方面,他們的情緒具有較強的爆發性和沖動性,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會變得易發脾氣,而且發脾氣的時候呈現出如火山爆發式的特征。另一方面,他們的情緒又開始具有不同于兒童的曲折性和內隱性,不愿將心中的秘密與父母交談,有意躲避父母的監督。這個時期,父母若對孩子指導不當,會嚴重影響日后與孩子的感情交流。
正確的態度和做法
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跡象便極力壓制,擔心稍有讓步就會導致孩子走偏。父母的反應越激烈,孩子越會堅持己見。實際上并不存在青少年行為的必然模式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。只要用平常心來接受孩子的變化,他們也能夠以平和的心態調整自己,不讓生理的變化擾亂自己的生活狀態。
父母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畫腳,這只會使孩子反感。當孩子想嘗試新的發型或化妝品時,父母最好將其當作一種無害的時髦而接受。要把握重要問題,不要盲目責怪孩子。有時候,孩子的所作所為并不是針對父母的,只是因為一些外界原因導致臨時行為的改變。耐心了解孩子的情況后,家長往往會發現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樣。
家庭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,父母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動和交流,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發展。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、包容的成長環境,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和主動表達自己,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。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