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研修:一場關于成長與改變的旅程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5-10-08】
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,我一直認為教學是一種不斷探索與進步的過程。而這次的研修經歷,讓我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。它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更新,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洗禮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作為教師的角色,也對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在研修的過程中,我接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,比如全人教育和素質教育。這些理念強調的不只是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,而是他們能否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,能否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,能否在面對問題時有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方法。這讓我意識到,教學的目標不該僅僅停留在考試成績上,而應該更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。
我們教的不只是數學公式,而是如何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以前在講解“函數”這個概念時,我往往是從定義出發,逐步推導,再配以大量練習。但這次研修讓我嘗試換一種方式——從實際問題入手,比如讓學生思考“手機流量套餐”中的變量關系,或者“運動中速度與時間的變化規律”。
這樣的引入方式,不僅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,也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。
教學設計的優化也是這次研修帶給我的重要收獲之一。以前我常常按照課本的順序來安排課程,很少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點。通過學習,我開始嘗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流程。比如,在講解“幾何圖形的性質”時,我會先讓學生動手拼圖,觀察圖形的變化,再引導他們歸納出規律。
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,也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了成就感。
在教學中,我也開始更注重評價的多樣性。以前的評價方式主要是考試和作業,但現在我會加入課堂表現、小組合作、項目完成等多個維度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,也能讓不同特點的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優勢。
教學反思是這次研修中最讓我受益的部分。以前我雖然也會在課后想一想這節課哪里講得好,哪里需要改進,但往往停留在表面。而現在,我會更系統地記錄自己的教學過程,分析學生的反應,甚至錄制課堂視頻進行回看。通過這樣的反思,我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問題,比如有時候我講得太快,學生跟不上;
或者某個知識點我沒有講清楚,導致學生做題時頻繁出錯。
在一次教學觀摩中,我聽了另一位老師講“一次函數”的課。她用了生活中的例子,配合動畫演示,讓學生很快理解了函數圖像的變化規律。這讓我深受啟發。我也開始嘗試用更多可視化的方式去講解抽象的數學概念,比如使用GeoGebra軟件繪制函數圖像,或者用實物模型展示立體幾何的結構。
團隊合作也是這次研修的一大亮點。我們被分成小組,一起完成教學設計任務。在這個過程中,每個人都貢獻了自己的想法和經驗。有的老師擅長設計課堂活動,有的老師在信息技術方面很有經驗,而我則更擅長邏輯梳理和知識結構的搭建。通過合作,我們不僅完成了一個個高質量的教學設計,也從彼此身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。
我記得有一次,我們小組要設計一節“概率初步”的課。起初大家的思路各不相同,但經過討論和整合,我們最終設計出了一節以“抽獎游戲”為主線的課程。通過讓學生模擬抽獎、統計結果、分析概率,課堂氣氛非;钴S,學生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。這讓我意識到,好的教學設計不是一個人閉門造車的結果,而是團隊智慧的結晶。
研修結束后,我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到課堂。我開始嘗試將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學中。比如,在講解“方程”的時候,我不再只是機械地教解題步驟,而是先讓學生提出問題,再引導他們用方程去解決這些問題。我發現,學生在這種方式下更容易投入學習,也更愿意主動思考。
同時,我也更加注重與學生的溝通。以前我總覺得只要把課講清楚就可以了,但現在我會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,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。有一次,一個學生在一次考試中成績下滑得很厲害,我找他談心,發現他是因為家庭原因導致情緒低落。在了解情況后,我調整了對他的關注方式,鼓勵他慢慢找回狀態。
后來他的成績也逐漸回升,這讓我更加堅信,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,更是情感的陪伴。
這次研修讓我意識到,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。我們不能停留在已有的經驗中,而要不斷學習、不斷反思、不斷改進。每一次的教學實踐,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;每一次的失敗,也都是一次寶貴的教訓。
我相信,只要我們愿意去改變,愿意去嘗試,就一定能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。教育不是一條單行道,而是一條需要不斷探索的旅程。在這條路上,我們會遇到挑戰,也會收獲驚喜。而最重要的,是我們始終在前進。
如果你也是一名教師,或者正在從事教育相關的工作,希望你也能給自己一個機會,去參加一次深入的研修,去聽聽其他老師的經驗,去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,去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法。也許你會發現,教育的意義,遠比你想象的更加深遠。
搜索教員
      
  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
                熱門文章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 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 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 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 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 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 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 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 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 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