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年級英語復習,家長能做的五件具體事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5-10-25】
孩子上二年級,英語課剛學完8個單元,能認讀“apple”“cat”“I like milk”,會說“Do you like oranges?”,但一到考試就卡在聽力題里,單詞拼不對,句型記混了。這不是孩子笨,是復習沒搭對臺階。
很多家長以為英語復習就是背單詞、做試卷。其實,二年級的孩子,注意力只能集中15分鐘,機械重復只會讓他們厭煩。真正有效的復習,是把知識變成生活里的聲音、動作和游戲。
第一件事:把單詞變成餐桌上的對話
不要讓孩子對著單詞表念“banana, apple, orange”。
晚飯時,你指著盤子里的水果問:“What’s this?”孩子答:“Apple.”你再問:“Do you like apples?”孩子點頭說:“Yes.”你接著說:“I like apples too.”就這么幾句,一天重復三次,三天就能記住。不用抄寫,不用默寫,用真實場景把詞和意思綁在一起。
孩子記得牢,是因為他不是在“學英語”,而是在“用英語”。
第二件事:用拍手歌記句型,比背語法書管用
“Do you like milk? Yes, I do. No, I don’t.”
“Does she like cats? Yes, she does. No, she doesn’t.”
把這兩句編成節奏簡單的拍手歌,每天早晨刷牙時,母子倆一邊拍手一邊唱。左手拍一下,右手拍一下,語氣跟著節奏起伏。孩子不覺得是學習,只覺得像唱歌。一周后,他能自己編出新句子:“Does Dad like coffee? Yes, he does.” 他不是背了語法,是把句型內化成了語言習慣。
第三件事:用“叮當大闖關”代替試卷
別一上來就發期末卷。孩子看到密密麻麻的題目,心里先怕了。你可以自己做一張“闖關卡”:第一關,聽音選圖——你讀“dog”,他從五張圖里指出來;第二關,看圖說句子——你畫個蘋果,他要說“I like apples.”;
第三關,角色扮演——你當老師,他當學生,問“Do you like juice?”,他答“Yes, I do.” 每過一關,貼一顆小星星。孩子不是在考試,是在打怪升級。
第四件事:小組互助,別讓“學困生”獨自面對困難
班上孩子多,老師顧不過來。家長可以和鄰居家家長組個“英語小隊”,每周兩次,約在小區活動室,兩個孩子一組,輪流當小老師。會讀的孩子教不會讀的,教的過程,也是自己鞏固的過程。孩子之間沒有壓力,反而愿意說。一個孩子教別人說“I can jump.”,自己也更清楚這句話怎么用。互助不是補課,是互相點亮。
第五件事:晨讀10分鐘,不求多,求重復
每天早上起床后,打開錄音,放一段課本里的對話,讓孩子跟著讀。不用一次讀完,挑一句,讀五遍。今天讀“Do you like apples?”,明天讀“I like milk.”,后天再回過頭來聽前兩句。重復不是枯燥,是大腦在悄悄記。10分鐘,比晚上硬啃半小時強。
孩子讀得順了,耳朵就靈敏了,聽力自然提升。
別總盯著分數看。二年級的孩子,英語不是靠刷題刷出來的,是靠聽得懂、說得出口、用得出來練出來的。他能在超市指著牛奶說“I want milk”,能在奶奶面前唱“I like apples”,那就是進步。
復習不是沖刺,是鋪路。每天做一點,孩子不累,家長不焦慮。兩周時間,夠把8個單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考試只是檢驗,不是終點。
孩子不需要完美答卷,他需要的是:我知道這個詞怎么用,我知道這句話怎么說,我知道我能做到。
這比考95分,更重要。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大家都在看
- 楊教員 長春師范大學 數學專業
- 張教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網絡與新媒體
- 叢教員 北京印刷學院 視覺藝術與出版設計
- 肖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 電子信息工程
- 白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