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指導:如何提高中學生閱讀水平?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13-07-30】
國外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:一個人如果在高中階段學不好語言,那么,他一輩子寫文章講話都會疙疙瘩瘩。依我的閱讀經驗和教學經驗來看,高一年級功課不太忙,記憶力最強,思維判斷力也開始加強了,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。所以,高一的學生要趁考試還不那么緊張的時候,盡可能多讀一點書,多記一些有用的東西。
有的學生會問:“那么,我們究竟應該讀些什么?”我想有這么幾點可供學生們參考:
一、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,例如女生可以多讀文學作品、古詩詞選本;男生可以多讀讀科普讀物、歷史小說。男女生都可以或者說應該讀一讀名人傳記。
二、選擇課外讀物時應該盡可能與教科書里的作品有關聯,這樣容易引起你的閱讀興趣,當老師在課堂里講解時會引起你的共鳴,你也有發揮的天地。
三、不要好高騖遠地啃難讀的書,現在一些專家號召我們讀經典,往往陳義過高不著邊際。我就曾看到過一個市實驗性示范性中學的高二學生在讀錢鐘書的《談藝錄》,可能是他老師介紹的,讀了兩個月,讀不下去了。要知道,讀書要循序漸進,否則會傷害你的胃口。
四、在閱讀過程中建立一個“網絡”,將讀過的書以及書里出現的人名和作者名聯成一個系統。這樣也便于記憶。
真正重要的是要養成閱讀習慣,讓閱讀成為你個人的一種需要。這就不是僅僅依靠興趣了,而需要有毅力,要有正確的讀書方法。那么,在閱讀過程中我們究竟應該注意一些什么?這是值得考慮的。
首先,我要向同學們提倡“不動筆墨不看書”。平時你讀書時留心一下,看到好的句子記下來,那么就有可能寫出好句子。好句子積累多了,就會有好文章。只是一個人瞎摸索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。如果不注意積累材料,專門在那里講解“文章作法”,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。那么,語言材料從哪里來?當然是靠平時的閱讀。所以杜甫說: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。當然,讀,是要講方法的。動筆抄抄寫寫,所謂勤筆免思。
其次,我想說說我們讀書時應該記一些什么內容。我覺得高中生讀書時,喜歡什么內容都可以記一點。哪怕記個主人公名字,記一句含有哲理的話,甚至記一本書名,記作者的名字都不錯。尤其等你讀的文學作品多了,漸漸地向歷史哲學滲透后,你會發現一個廣闊的世界。
作為寫作典范的文章應該是那些大家的文章,初中生應該多讀葉圣陶、豐子愷、朱自清、冰心、楊絳的文章,高中生應該多讀胡適、魯迅、朱光潛、梁實秋、王了一、沈從文、錢鐘書、張中行、啟功等人的文章,當代作家史鐵生、梁曉聲、王安憶等的文章也不錯。文章總要表達清楚文筆流暢,讓人讀了可以明白才好。
作為老師,要大膽讓學生閱讀模仿大作家的作品,學習他們的語言表達、文章結構,讓學生知道好作品首先應該讓別人讀懂。脫離內容的漂亮文字不值得模仿,繞來繞去的文字并未給思想的表達帶來益處。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大家都在看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