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在家如何教育監督孩子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4-02-03】
如何教育監督孩子?
學會尊重規則,并堅持執行
孩子任性、沒有規矩,這往往與家長平時的教導有關。規則不僅僅是給孩子定的,家長自己也要遵守規則。比如,家長在吃飯時玩手機,孩子就會想邊吃邊看電視。此外,家長對孩子犯錯要么打罵,要么放任,規則一會兒說變就變,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會遵守規則。
了解孩子需求,不盲目追求虛名
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,知道他們真正需要什么,然后再給予。不要盲目追求虛名,看到別人給孩子什么就給自己的孩子什么,很可能那并不是他們所需要的。
不能采用極端的方法或手段
在教育中不能采取極端手段,比如打罵等過激行為都是不合適的。要進行和顏悅色的交流、談心。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真正了解他們,從而對他們進行影響教育。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、潤滑劑。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、欣賞、贊美、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。
巧獎勵,激發孩子內在動力
家長要多使用內部獎勵,少使用外部獎勵。孩子通過積極地探究和了解周圍世界,由此產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,本身就是對孩子的獎賞,此時家長如果能夠及時肯定、及時鼓勵并給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,這種獎勵就是內在獎勵。相反,家長為了讓孩子做某事而給予物質上的承諾和獎賞,就是外部獎勵。
善待孩子的自尊
父母家長在家教育監督孩子的時候,不應該把孩子看得過于弱小。在孩子自己看來,他們和成人無所區別,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。
教育監管孩子的建議
管教要明確,并堅持優先原則
規則不要太多,而且要簡單明了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,要堅持你設定的規則。但當靈活變通對你的孩子確實非常重要之時,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。管教要公平,因為這是避免你的孩子怨恨你的最好辦法。
用解決問題來代替懲罰
懲罰是一種強制的操縱策略,用來讓孩子做我們想做的事。這對培養性格和同理心毫無幫助。事實上,這有可能讓你的孩子成為霸凌者。孩子們不會從自身感受到的恐懼和受迫里學到任何東西。他們之所以會有不良行為,是因為他們有需要解決的問題,而不是期待父母把他們當成問題本身來對待。
管孩子不能靠情緒
如果孩子沒有做到符合家長的期望,家長就會感到很生氣,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。但這種強制性的管教方式很難讓孩子有所提高,畢竟孩子也有叛逆心理,有時就想和家長反著來。通過以上的教育監督方法和建議,家長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。尊重規則、了解孩子需求、不采用極端方法、巧妙獎勵和善待孩子的自尊,這些都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和品質的關鍵。同時,明確管教方式、用解決問題代替懲罰以及避免情緒干擾,可以幫助家長更有效地監管孩子的行為。只有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互動,才能實現孩子的全面發展和成長。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