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數學成績差終于知道原因了!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4-06-26】
清明假期在家,我和兩個兒子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學習討論。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“不喜歡數學的孩子大致分為兩類:一類孩子說看不懂、聽不懂,另一類說數學老師特別兇。”這個發現讓我深思。
孩子的學習動機受到能力和意愿的雙重影響。他們常常難以理解現在辛苦讀書與20年后的人生有何直接關系。然而,當下的感受卻對他們在課堂上是否能夠專心聽講有著直接的影響。因此,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,保持良好的心情對于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。
哥哥說:“老師通常不會對成績好的學生很兇。”這讓我意識到,學習成績可能與教師的授課態度有一定的關聯。
我問:“是不是你們學校的老師經常會被學生惹得發脾氣呢?”

弟弟回答:“少數同學的上課態度確實不好,有些人在上課時基本沒在聽課,還有兩三個人直接趴在桌上睡覺。有意思的是,我看他們每天放學后都去補習或請家教,無效的事情重復做,然后累得上課時無法專心聽。”
哥哥補充說:“聽不懂的人在上課時心情一定不好,想要保持愉快就只好發呆了!”
弟弟接著說:“一發呆就更加聽不懂了、學不會了,所以他們只好繼續補習......”
聽到這兩個孩子如此冷靜地分析同學們在上課時的身心狀態,我深有感慨。家長和老師們真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:不是坐得越久成績就越好啊!學習更有效率一點兒不好嗎?

對于一個自控能力還不成熟的學生來說,要在課堂上高度集中精神是需要消耗能量的。睡眠、飲食、運動這三項缺一不可。如果學生的體力耐力和基礎認知能力沒有達到正常水平,一旦學習內容的復雜程度提高,他們很可能會很快產生放棄的心態。
看不懂或聽不懂數學,與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很大關系。數學邏輯能力并不僅僅要求計算速度快,還要求具備良好的語文理解能力、邏輯推理能力、空間幾何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。這些能力的培養,需要家長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。
孩子對周圍環境中的人、事、物保持好奇心,學習的機會就會無處不在。然而,在家庭教育中,經常和孩子認真聊天的家長并不多。很多家長下班回家只問孩子作業寫好了沒有,缺乏其他交流。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,他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可能會越來越少。
家長應該積極培養孩子正向思維的習慣,避免錯誤的教育方式成為孩子討厭學習的理由。

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家長不僅要關注他們的身體成長,還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。青春期是孩子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,家長應當在這一時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,以引導孩子形成積極、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習慣。
 搜索教員
搜索教員
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
 
                熱門文章
- 白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
 請家教熱線:400-6789-353 010-64450797 010-64436939
請家教熱線:400-6789-353 010-64450797 010-64436939   
	   微信版
微信版
 -北京家教  京ICP備10209629號-19
-北京家教  京ICP備10209629號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