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教會讓孩子學會理財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4-10-10】
1、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?
在孩子盡力展示自己積極的一面時,應該鼓勵說:這是你做得最好的一次!
2、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:
花別人的錢是很容易的,這一點,你只要問問孩子們就能知道。
有一位母親和家人逛超市時,她的兒子棒棒會興高采烈地把自己最喜歡的商品扔進購物車里。當這位母親在餐館里點菜時,棒棒則總是要一道開胃菜、一道主菜和一些甜點。這些行為當然不足為奇,因為現在的孩子一般只管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,很少考慮值不值得買,因為反正是大人付款。
有一次,這位母親在購物中,突然細心地發現棒棒只挑選了一件短褲,而且價錢是八折的。對這不平常的表現,媽媽當即說:“孩子,這是你做得最好的一次!”
“這是你做得最好的一次!”既是對孩子過去滿不在乎地購物做的一個恰當的總結,更是對他有良好節約行為的眼前表現的稱贊。此后,棒棒在生活中再也不大手大腳購買東西了。
高先生最近很煩,這一段時間,他的大兒子沉溺于收集棒球卡,而小兒子每周都要光顧游戲軟件商店。一旦他們手頭余下了幾塊錢,高先生準知道這些錢會花在哪兒。為了遏止這種不良的消費習慣,讓他們重視金錢的力量,高先生嘗試了各種策略,有些獲得了成功,而有些則失敗了。
例如,起初高先生玩投資游戲,讓每個孩子選擇一個共同基金,然后每個月給他們放進去一小筆錢。高先生想這樣可以使他們懂得投資,還可以時時教導他們節省。盡管高先生對此寄予厚望,但結果是一敗涂地。
大兒子是典型的追逐業績的投資者,總是在成長性股票基金備受追捧、處于牛市頂峰時買入,隨后在熊市幾乎觸底時轉向保守的平衡型基金。盡管如此,他一點兒也不懊悔。為什么呢?高先生的直覺告訴自己:雖然大兒子的業績遠遠落后于其他人,但他知道,自己的賬戶資金永遠在不斷增加,因為父親每個月都會放一筆錢進來。
正如花別人的錢總是很容易那樣,損失別人的錢也是毫不心疼的。
高先生還備了一個筆記本,上面記錄了大兒子和小兒子的小小存款。這本“父親的銀行”是個權宜之計,它的運氣也好不到哪里去。特別是大兒子,他對自己的存款最后被放入父親的口袋里很不滿意。雖然高先生給他高達1%的月利率,而且當他們要錢時,高先生總是馬上兌現。
但大兒子顯然對這種“銀行體系”的可靠性表示懷疑,他覺得這不像一個真正的銀行。因此,高先生放棄了這種做法,轉而為他們在銀行里開立了活期賬戶。新賬戶的利率自然沒那么高,但大兒子和小兒子每個月都會收到銀行的對賬單,也可以在網上查詢賬戶余額。
最重要的是,這兩個賬戶銀行還提供免費的提現卡。如今,每當兩個兒子想要買東西時,他們不會向高先生要錢,相反,他們會奔向自動取款機,
從個人的賬戶里取錢。這樣做的效果真是驚人,大兒子對棒球卡沒了興趣,而寧愿看著自己賬戶里的錢不斷增加。小兒子并沒有放棄逛游戲軟件商店的嗜好,但光顧的次數在明顯減少。高先生問孩子們怎么一下子變得節省起來。孩子們答道:“以前感覺那是您的錢。但現在,覺得錢是屬于自己的了。
”高先生高興地說:“這是你們做得最好的一次。”現在,他的兩個孩子已經懂得如何節儉了。
理財,不僅是成人必備的課程之一,對于孩子,也是不可或缺的。從小塑造子女的正確財務觀和金錢觀,會成為孩子未來的事業、生活的好幫手,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學會理財。
仔細的父母就可以挑選一些富有意義、簡明易懂且與財務和金錢觀念相關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,或是假日里帶孩子出門游玩,無論是汽車加油、買東西都可以傳授給孩子經驗,同時教導孩子有些東西等真正需要時再買,切勿有亂花錢的觀念,讓孩子在社交的情境下自然學習如何理財。
搜索教員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
- 梁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藥學
-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-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
- 朱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