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語文成績不理想?試試這些實用方法逐步提升
【來源:易教網 更新時間:2025-10-18】
語文作為基礎學科,在初中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不僅是中考的重要科目,更是理解其他學科、表達思想、提升綜合素養的關鍵工具。很多家長發現,孩子進入初中后,語文成績不如小學時期穩定,閱讀理解答不全,作文寫不出內容,古詩文背了又忘,考試常!案杏X會,但得分低”。這種情況并不少見,也并非無法改善。
只要方法得當,堅持實踐,語文能力完全可以逐步提升。
本文將從閱讀、寫作、古詩文學習、日常積累和親子互動五個方面,提供具體、可操作的建議,幫助孩子走出語文學習的困境,建立信心,穩步提高成績。
一、從“讀”開始:培養閱讀習慣是基礎
語文學習的核心是“讀”。無論是課本內容,還是課外拓展,閱讀都是提升語感、積累詞匯、理解思想的基礎。很多孩子語文成績不理想,根本原因在于閱讀量不足,閱讀習慣沒有建立起來。
建議從每天固定時間開始,安排15到30分鐘的專注閱讀?梢赃x擇孩子感興趣的書籍,比如故事性強的文學作品、歷史題材的讀物,或者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延伸讀物。例如,如果正在學習老舍的《濟南的冬天》,可以順帶閱讀《駱駝祥子》的節選,或者觀看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。
這類影視作品語言貼近文本,情節直觀,有助于孩子理解人物情感和時代背景。
閱讀過程中,鼓勵孩子邊讀邊做簡單的筆記。不需要寫得很復雜,可以是摘抄一句喜歡的句子,也可以是對某一段落的理解,比如“這一段寫出了作者對冬天的喜愛,用了比喻的手法”。這樣的記錄方式既輕松,又能幫助孩子加深印象。
家長可以參與其中,和孩子一起讀同一本書,讀完后聊一聊:“你覺得主人公為什么這么做?”“如果你是作者,會怎么結尾?”這種交流不是考試式的提問,而是朋友間的對話,能激發孩子的思考,也讓他們更愿意表達。
二、寫作從“寫生活”開始:不怕寫不好,就怕不寫
寫作是很多初中生最頭疼的部分。一看到作文題就發懵,不知道寫什么,寫出來的內容空洞、重復,缺乏真情實感。其實,寫作能力的提升,并不靠背范文或套模板,而是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表達的積累。
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是“寫生活積累”。不要求字數,不要求結構,更不要求文采,只要求每天寫一點真實發生的事或感受。比如:
- 今天數學課上同桌做了一件有趣的事。
- 放學路上看到一只貓在曬太陽。
- 媽媽做的紅燒肉特別香,讓我想起去年過年。
這些看似瑣碎的內容,其實是寫作的“原材料”。當孩子習慣了記錄生活,寫作文時自然就有內容可寫。更重要的是,這種練習能幫助孩子建立“表達即習慣”的意識,不再把寫作當成任務,而是看作一種自然的輸出方式。
家長可以在家中準備一個“生活記錄本”,和孩子一起寫。比如晚飯后,各自寫三句話,然后互相讀一讀。不需要評價好壞,只需要傾聽和回應。這種輕松的氛圍,能讓孩子更愿意動筆。
隨著積累增多,可以逐步引導孩子在記錄中加入細節描寫。比如把“今天下雨了”改成“雨點打在窗戶上,像小鼓點一樣噼啪響”。這樣的練習,比直接教“如何寫景”更自然、更有效。
三、古詩文學習:背誦與理解并重
古詩文是初中語文的重點和難點。很多孩子能背下來,但一到考試就記不清作者、朝代,或者翻譯題答不完整。問題往往出在“只背不理解”。
有效的古詩文學習,應該是“背誦+口頭翻譯+復述大意”三位一體。以《木蘭詩》為例,孩子不僅要能背出“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”,還要能用自己的話講出這一句的意思:“木蘭坐在門口織布,發出嘆息聲,因為她擔心父親要上戰場!
家長可以在孩子學完一篇古文后,要求他們在你面前背一遍,并口頭翻譯重點句子。不需要逐字逐句,只要求理解核心意思。比如《論語》中的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”,可以讓孩子說:“學習了知識,經常復習,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嗎?”
這樣的練習,能幫助孩子把文言文從“陌生文字”變成“可理解的語言”。同時,建議每學期把教材要求背誦的古詩,定期默寫一遍。不一定要全篇默寫,可以選關鍵句或易錯字進行抽查。比如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中的“涯”字,很多孩子會寫成“崖”,通過默寫可以及時糾正。
對于古詩文的背景知識,也可以適當補充。比如講到杜甫,可以簡單介紹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,所以詩中常有憂國憂民的情感。這種背景了解,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,而不是死記硬背。
四、日常積累:從生活中學語文
語文學習不僅僅發生在課堂上,更存在于日常生活的點滴中。新聞、廣告、社交媒體上的評論、甚至一段地鐵廣播,都是語文學習的素材。
家長可以在瀏覽手機或網絡時,有意識地收集一些優質的文字內容。比如某篇關于環保的評論文章,語言簡潔有力;某個歷史人物的報道,敘述清晰、情感真摯。把這些內容保存下來,周末和孩子一起讀一讀,聊一聊:“你覺得作者的觀點有道理嗎?”“這段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?”
這種積累不需要多,每周一兩篇即可。重點不是數量,而是讓孩子看到:語文不是孤立的知識點,而是與現實世界緊密相連的表達工具。
另外,可以鼓勵孩子關注身邊的“語文現象”。比如超市的標語“買一送一”和“第二件半價”有什么區別?新聞標題為什么用“突發”“重磅”這樣的詞?這些觀察能提升孩子的語言敏感度,也能讓他們在寫作時更注意用詞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效果。
五、親子互動:陪伴是最好的支持
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,獨立意識增強,容易產生逆反心理。如果家長一味強調成績、批評不足,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。
更有效的方式是“陪伴式指導”。比如每周安排三到四次,和孩子輕松地聊一聊學校的生活:“最近語文課上什么最有趣?”“哪篇課文你覺得難懂?”這種交流不是為了檢查學習,而是為了了解孩子的狀態,及時發現問題。
在寫字方面,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練字。每天各寫十個字,寫完互相批閱。把寫得好的字圈出來,比比誰的“圈”多。可以故意“爭執”:“這個‘永’字我寫得比你好,你看這一捺多舒展!”這種游戲化的方式,既能提升書寫質量,又能增進親子關系。
重要的是,家長的態度要平和。不要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焦慮指責,也不要因為孩子進步慢就失去耐心。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,就像種一棵樹,需要時間,也需要持續的澆灌。
語文成績的提升,沒有捷徑,但有方法。關鍵在于:從閱讀入手,培養興趣;從生活出發,積累素材;從理解出發,掌握古詩文;從日常入手,拓展視野;從陪伴出發,建立支持。
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,有的進步快,有的慢一些。但只要堅持正確的方向,每天做一點,積累下來,就會看到變化。也許某一天,你會發現孩子主動拿起一本書,或者寫作文時不再抓耳撓腮,而是流暢地寫下自己的想法——那一刻,所有的努力都值得。
語文不只是分數,更是一種能力,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。幫助孩子學好語文,其實是幫助他們學會表達、學會思考、學會理解生活。
 搜索教員
搜索教員
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
 
                熱門文章

大家都在看
- 叢教員 北京印刷學院 視覺藝術與出版設計
- 肖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 電子信息工程
- 白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
-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
-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
-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
-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
-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
-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
-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

 請家教熱線:400-6789-353 010-64450797 010-64436939
請家教熱線:400-6789-353 010-64450797 010-64436939   
	   微信版
微信版 -北京家教  京ICP備10209629號-19
-北京家教  京ICP備10209629號-19